NEWS
2022年,在“雙碳”戰略目標愿景下,各項政策利好層出不窮,工商業光伏取得了爆發式增長,市場需求及景氣度超乎預期。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87.41GW,同比增長59.3%,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36.3GW,同比增長41.8%;分布式光伏新增51.1GW,同比增長74.5%,可謂成果豐碩。
從裝機類型上看,在工商業、戶用、集中式光伏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持續“升溫”,尤其在央國企大規模入場與業主意愿激增雙重推動下,工商業光伏市場迎來了爆發,新增裝機突破25GW,已經接替戶用光伏,逐漸成為分布式裝機主力。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2023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規模有望達到95-120GW。在如此火熱的市場行情影響下,工商業光伏賽道將迎來新一輪的市場角逐。
搶占風口,龍頭企業競相發力
春江水暖鴨先知,2023年伊始,各大龍頭公司的分布式業務部門已最先展開動作,以晶澳科技、陽光新能源、天合、晶科科技、聯盛新能源、TCL光伏科技等為代表的企業各放“大招”。
1、晶澳科技:全面發力分布式
2月16日,以“晶心聚力 澳贏未來”為主題的2023年晶澳科技經銷商峰會暨2022年表彰大會在上海召開。在業界,這被視為晶澳科技全面發力分布式的一個重要信號。
會上,晶澳科技與眾多伙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進光伏事業發展,共同為雙碳目標實現做出貢獻。晶澳科技輪值總裁楊愛青表示,2023年中國光伏企業將面臨著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晶澳將在“一體兩翼” 戰略規劃下,在全球范圍內全面提升晶澳的品牌知名度和認可度。
此外,在峰會上,晶澳科技中國區分布式拓展負責人邵平還發布了晶澳線上服務平臺系統,晶澳科技舉辦的——“晶澳杯”最美分布式光伏項目評選活動也同期發布。
據PV Tech現場了解,近兩年晶澳推出了更加優惠的經銷商加盟政策,為經銷商提供更專業的培訓指導、政策支持、費用支持以及推廣支持、貨源保障等。當前,晶澳中國區經銷商網絡幾乎覆蓋全國各個地區。
2、陽光新能源:重磅發布“銀河計劃”
作為全國最早布局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企業之一,陽光新能源也有新動作。
2月18日,在陽光工商業光伏2023生態伙伴大會上,陽光新能源重磅發布“銀河計劃”,從市場策略、技術方向、渠道生態、伙伴賦能等方面進行全新布局,并與眾多渠道商戰略簽約。
據悉,該計劃由“2+1+88”立體式生態圈建構而成,“2”代表技術與平臺雙輪驅動,“1”是助力超100個行業加速綠色轉型,“88”則是賦能超800家渠道商伙伴實現年營收超800億,著力解決工商業光伏市場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用能痛點問題。
透過此次動作,不難發現陽光新能源對工商業光伏市場的重視與雄心,這不僅意味著陽光工商業光伏的戰略路徑全面升級,更預示著下階段整個工商業光伏市場中渠道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從自主開發到渠道生態的轉變,是陽光工商業光伏面向新市場環境的戰略選擇,陽光新能源總裁張許成表示,“我們積極探索和實踐工商業光伏渠道生態的創新模式,攜手各方在產品、服務、模式等方面形成生態閉環,從而帶動整個工商業光伏市場拓展模式升級。”
據PV Tech 了解,經過近十年市場拓展,陽光工商業光伏已逐漸構建領先的系統技術、創新的產品矩陣、智能的軟件平臺、豐富的項目經驗等綜合優勢,累計合作客戶近1000家,分布式電站項目超400萬千瓦。
3、天合:工商業項目已開工
作為組件龍頭企業,在戶用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市場,天合光能分別打造了“天合富家”和“天合藍天”兩個子品牌。迄今為止,天合藍天根據用電曲線設計光伏系統,推出了 BAPV 和 BIPV 產品,受到業內外廣泛認可。
雖然2023年才開始,但天合藍天已有三個工商業光伏項目順利開工。其中,與無錫特靈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1.4MW項目,全款投資500萬元,預計年發電量可達140萬度。
另外,公司與湖北伯樂爾絕熱材料有限公司計劃安裝的光伏系統5.6MW,一期2MW正在緊密施工中,預計一期年發電量可達200萬度。
4、晶科科技:因“項”制宜,撬動工商業新機遇
另一家龍頭公司--晶科科技,同樣聚焦于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投資開發, 2022年該公司專注整縣項目落地和優質大客戶業務開發,先后與大眾汽車、富士康、娃哈哈、騰訊、順豐、京東、麥德龍等國內外優質企業,建立能源服務合作關系。
截至目前,晶科科技累計投資運營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321座,裝機容量超1.2GW。在晶科科技看來,工商業光伏市場的未來增量空間以及滲透率提升值得期待,尤其是工商業光伏+儲能的模式將會成為一波新的投資和收益模式。
晶科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公司將繼續深耕優勢地域以及優質客戶資源,實現資產快速轉化,目標完成550MW工商業+150MW儲能的業務新增量。在光伏系統成本持續下降以及電價上漲趨勢的雙重驅動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投資價值正被市場重新衡量。新的商業模式、新的業務形態以及新的產品方案都將應運而生。
未來,晶科科技也將憑借開拓的創新思維以及深厚的技術經驗,挖掘工商業光伏開發的更多模式,因‘項’制宜,充分撬動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新機遇。”
新玩家、央國企入局,賽道競爭愈趨激烈
隨著碳中和政策的推進,近兩年越來越多科技、家電等其他產業企業入局分布式光伏賽道,而工商業光伏市場參與主體也呈現多元化局面,跨界投資愈演愈烈。
當前,工商業光伏市場比較主流的參與主體有四類:一是傳統光伏投資企業;二是央國企入局;三是其他傳統行業跨界介入,如TCL光伏科技、保碧新能源、東方雨虹、海螺水泥、福特汽車等;四是中小型企業業主自投。
以TCL光伏科技為例,自去年進入分布式光伏領域以來,TCL光伏科技展現出了強勁的實力,風格也頗為“蠻橫”。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就開發了過萬戶用用戶,建設電站布及華北、華中、東南等十余省份,儲備超1GW工商業及整縣推進項目,攪動了整個分布式光伏市場“神經”。
2023年初,TCL光伏科技就馬不停蹄地開始了新一年的布局。2月14日,TCL光伏科技與中來智慧新能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為主的新能源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同一天,TCL光伏科技與浦銀金租、浦發銀行廣州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在以光伏為主的新能源領域展開項目合作,共同探索“光伏+”模式,為國家雙碳目標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貢獻力量。
與此同時,TCL光伏快速啟動了2023年新一輪的全國招商大會,于2月26日至3月31日期間,在河南、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山西、湖南、陜西、遼寧、江蘇、天津、河北、山東等十余個省市巡回開展。
據悉,基于工商業場景,針對企業的實際用能需求,TCL光伏提供的合作模式包括EPC模式、EPC+F(融資租賃)模式、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BIPV等不同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企業低碳綠色發展。
隨著民企主體勢力的全力開拓以及央國企縣域開發等多重模式推進下,將進一步盤活整體分布式光伏市場,同時也意味著這一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每年超25GW市場背后,挑戰與機會并存
《2022中國分布式光伏行業發展白皮書》預測,2022-2025年全國分布式光伏新增呈平穩上升趨勢,預計新增52-70GW,其中工商業分布式占比約50%,預計新增25-35GW。
根據市場趨勢,科爾尼咨詢認為,近年來分布式光伏包括工商業市場進入爆發增長階段,預計到2025年,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年新增裝機容量將達到57GW,累計裝機量達245GW。
綜合來看,2023年工商業光伏市場的增量空間以及滲透率提升值得期待。但在高速增長的背后,項目分散、場景復雜、開發難度大等諸多挑戰也日漸凸顯,亟須加速突破。此外,低門檻造成的粗放式發展、政策多變引發的電價波動等因素,也都給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市場帶來不小的沖擊。
整體而言,寄生性、碎片化、非標化是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三大系統屬性,而小微工商業則在三大屬性的基礎上更放大了前者的優缺點,當前,傳統分布式的從業者在小微工商業領域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以前的經驗已經很難保證實施效果,項目的個體風險排查也將轉變成系統風險管理。
聯盛新能源集團董事、聯盛電力總裁田大勇對PV Tech表示:“分布式光伏的大規模建設管理需求與傳統的光伏電站建設模式呈現拉鋸態勢,傳統的建設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現有的分布式光伏發展和建設需求。上百個不同區域、不同規模、不同條件的小微工商業分布式項目同步建設,就是一個全新的顛覆性課題,已無法用傳統分布式光伏項目和戶用光伏的管理思維來解決,更不可能依賴于人腦記憶和主觀決策。”
作為國內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創新引領者,聯盛新能源深耕分布式光伏賽道,并以創新的智能平臺和大數據管理思維將碎片化、非標化最顯著的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引入全新的快車道,幫助汽車制造、快消餐飲、化學重工、紡織制造等多個行業實現能源結構升級。
2022年聯盛在分布式光伏開發和投建量保持民營陣營領跑態勢,當前,聯盛電力正在踐行一條與傳統光伏電站完全不同的道路。
“它的產業邏輯、生產業態、管理方法都與傳統分布式業務有著巨大差異,需要通過學習和引入更多的跨界管理方法和先進技術手段,才能加速推動小微工商業分布式的產業化進程。”田大勇說。
據悉,聯盛正致力于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產業化和標準化之路,通過管理創新,擺脫工商業分布式寄生性、碎片化、非標化三大產業化瓶頸。依托于自身的管理優勢、數字化優勢、場景優勢和創新優勢,在工商業分布式、戶用、用戶側儲能等領域全面發力,形成綠電、智電和優電為一體的能源改革計劃—零碳新城計劃2.0。